天然气暴涨背后:欧洲的“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4-08-04 15:58:42 作者: 新闻中心

  在《魔兽世界》资料片“德拉诺之王”的开场动画中,术士古尔丹用强大的恶魔之血诱惑战歌氏族酋长格罗玛什·地狱咆哮,格罗玛什反问:“

  面对古尔丹,格罗马什的选择是吼出那句“兽人永不为奴”,而在现实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掀翻牌桌的勇气。

  最近,一场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让欧洲切实面临着格罗马什的境地。但不一样的是,欧洲人既要维持来之不易的清洁能源体系,又要大幅度降低进口俄罗斯能源,那就必须饮下美国赐予的“恶魔之血”。

  目前,欧洲的能源结构极度依赖进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其中超过40%来自于俄罗斯,每年进口高达1550亿立方米。下图是近三个月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的走势,在3月7日当天达到了227欧元/兆瓦时,换算成中国通用单位,则是约5.11元/立方米(国内约2.6元/立方米)。如果欧洲把从俄罗斯进口的80%天然气转换成其他来源,将使欧洲多花近千亿欧元。

  所谓低碳,牺牲安全,其结果就是当困境来临时,欧洲要为自己的能源安全付出巨大代价:既要每年送给美国近千亿欧元,又要在能源结构上把自己的“咽喉”交给美国。

  当然,这种选择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欧洲在俄罗斯之外寻找这1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时,势必会与一些亚洲买家产生对天然气的竞争。当亚洲买家难以负担高昂的气价时,只能被迫转向碳排放更高的能源,进而影响全球的碳中和进程。

  让人无奈的是,目前还没有能在碳中和转型的过程中摆脱天然气的方法。让欧洲面临的窘境,未来有可能发生在全球任何一个需要进口天然气的国家。

  2021年,一个巨大的隐患很快暴露。这一年,欧洲向全球展示了光伏、风电的“不靠谱”。

  在能源转型的分析中,一直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经济——低碳——安全”,任何一种能源都不可能兼备以上三种要素,我们只可以“三权相害取两轻”。当欧洲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保证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那么必然会牺牲其低碳进程。

  毫无疑问,在低碳这方面,欧洲已经走在全球的前列,其碳中和目标最具野心,行动力也最高,火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沦为“弃子”。例如,在西班牙和英国,火电的占比仅为4%和2%。

  依据BP的《能源统计年鉴》,2020年,欧洲煤炭发电比例降至14%(相较2015年下降20个百分点),核电占比为25%,天然气发电占比约19%(相较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升至37%。

  然而,光伏和风电极度依赖天气表现,自从2021年夏季开始,整个欧洲的新能源出力水平持续下降,太阳能、风力发电表现疲弱,同比降幅6-11%。而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欧洲电价的飞涨。

  以德国为例,依据欧洲能源交易所数据,其2021年12月平均电价325欧元/ MWh,2021年10月平均电价130欧元/兆瓦时,2019年1月平均电价48欧元/兆瓦。

  在这种情况下,全欧洲的天然气发电厂从去年夏季开始几乎“火力全开”,将天然气价格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向了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再加上,在今年俄乌争端之后,欧洲决定通过大幅度降低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来对后者进行制裁。

  目前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和发电资产的运营人,已经在考虑暂停煤电厂及核电站的退役计划,从而缓解对昂贵天然气的需求。在短期内,煤电延缓关闭能够更好的降低对天然气的依赖度;长远看,这种方法无疑会延迟欧洲迎来碳中和的时间点。

  因此,当我们尝试把视角从欧洲放到全球,就会发现目前大幅度进步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能兼备经济和低碳优势,但当太阳不再闪亮、风不再吹拂的时候,能够在尽可能少牺牲经济和低碳优势时提升安全性的能源,只有天然气。

  依据壳牌发布的《2021LNG前景报告》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占比相比来说较高的国家(地区)中,可以很明显看出在总体用电量上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出力下降的时候,天然气发电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而对于像中国这样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较低的国家,天然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的将不止是减排。

  在碳减排的过程中,气电的环境效应同样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颗粒物和硫化物等的减排。燃气电厂较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6%,二氧化硫减少95%,烟尘减少64.3%。在同等发电量的情况下,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气电的2倍。

  当然,除了天然气之外,大规模储能也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但目前可靠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尚未出现,天然气在目前此阶段具备唯一性,是低碳转型时期的一次能源“最优解”。

  所以,无论是对于已经具备清洁能源基础的发达国家,还是正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的发展中国家,天然气均能起到最重要的调节和替代作用。在目前主流的化石能源品种中,天然气也是唯一一个具备大规模增量空间的能源品种,通过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技术突破物理的限制,像原油一样在全世界内实现流通。

  而按照原油的逻辑来看现在全球的天然气供应市场,同时兼具储量、产量、输出能力和区位优势的国家,也只有美国。

  在实现了页岩油气革命之后,美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天然气的自给自足,并快速成为全世界第三大LNG(液化天然气)出口商。

  同样来自壳牌的《2021LNG前景报告》,尽管一些意外的断供削弱了液化天然气的交付能力,全球LNG出口量在2021年依然有所增长。美国以2400万吨的同比增长引领了整体出口量的增长,并预计在2022年将变成全球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美国国内的数据同样支持该判断。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EIA)数据,截至2021年11月,美国LNG液化能力约为95亿立方英尺(约合2.69亿立方米)/天,峰值时可达116亿立方英尺(约合3.28亿立方米)/天。

  预计到2022年末,美国将拥有由44套装置组成的7个LNG生产设施,整体液化能力将提升至114亿立方英尺(约合3.23亿立方米)/天,峰值能力为139亿立方英尺(约合3.94亿立方米)/天。届时美国将超越澳大利亚与卡塔尔,拥有全球最大的LNG出口能力。

  从地理位置来看,美国也有绝佳的优势。美国LNG跨大西洋运至欧洲的海运距离约为5000公里,是通过太平洋航线运输到东亚的一半距离,因此将更多货源向欧洲倾斜有助于进一步节省本金,提高美国天然气在欧洲的竞争力。

  不难看出,当欧洲因为战事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兼具成本和能力优势的美国,将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补充市场空缺的生产商。这对于美国国内的页岩油气生产和贸易企业来说,也将是一次难得的商机。

  以大型的美国页岩油气企业举例,其在2021年录得创纪录的利润后,就都表示“今年不增产”。但面对难得的商机,他们也在积极游说政府增加对页岩油气项目的政策倾斜。

  美国页岩油气“三巨头”之一的德文能源(Devon Energy Corp)CEO就在近期表示,对目前美国所拥有的LNG出口设施非常失望。不过,包括德文能源在内,先锋(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和大陆能源(Continental Resources)目前都没有明确表明对增产目标做修改,而这一切都要等美国政府释放更加明确的信号。

  除了这些生产商之外,LNG的贸易商也是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标的。美国最大的LNG出口商切尼尔能源(Cheniere Energy)(NYSE:LNG),在2021年首次实现现金流转正,在拐点到来之后,管理层已承诺继续将切尼尔一直增长的自由现金流分配给减债、分红和股票回购。

  像这类LNG出口商,目标是通过为期20年的长期合同出售其80%至90%的产能。这些合同遵循“照付不议”的原则,会和买家约定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无论买方是否决定真正购买LNG,都将按照合同规则一分不差地付钱。超过长期协议需求的天然气产能,则会在市场上以中短期合约的方式出售,而现在市场的状态,会非常有利于这一些企业获得巨大的利润。

  疫情发生以来,还从未有一个事件能像此次俄乌争端这样,给全球能源供应链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

  一个已经取得政治霸权地位的国家,如果顺利登上能源王国的王座,对全球任何一个致力达成碳中和的国家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而一个妄想取得一些政治霸权的联盟,如果虚荣心太强,莫泊桑的项链早已为其定下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