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遗产:城市疮疤还是项链?
发布时间:2024-06-18 11:08:45 作者: 行业资讯

  曾几何时,那些标志着人类文明骄傲的巨大厂房、机器,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破败流离,成为老旧过时的代名词,一些历经百年甚至是代表了工业时代的典型建筑和遗存,被看作城市的疮疤,在推土机下被夷为平地。

  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各地各级政府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可能的避免和少走弯路。政府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推进,使工业文化遗产成为装点各个城市特色的美丽项链。

  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井架高耸,电网密布这一切,曾经是现代化的象征。曾几何时,那些曾经标志着人类文明骄傲的巨大厂房、机器,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破败流离,成为老旧过时的代名词,一些历经百年甚至是代表了工业时代的典型建筑和遗存,被看作城市的疮疤,在推土机下被夷为平地。

  随着中国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根据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众多工业遗产面临重要抉择,一些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在遭到破坏和损毁,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如何与城市发展协调并进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中既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国工业化时间虽短,但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近代早期工业有外资工业、民族工业和洋务工业等。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企业先后经历了私营、公私合营、国营、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工业遗产形式多样,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丰富。在民间,工业遗产中所牵系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记忆,超出了管理者的估计。如2007年,天津文物部门组织市民投票海选“不可移动文物”,最后当选的“十佳文物”中,有七项是工业文化遗产。在“千城一面”的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下生活的人们,会无由地弥散出对旧日时光与旧日生活的思念。

  然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使得代表城市特色的工业遗产以慢慢的变快的速度消亡。那些已永远流失或即将流失的工业文化遗产,慢慢的变成了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重庆铜元局创建于1905年,其中的德厂、英厂是重庆最早设立的近代机械工业公司,生产铜元和银元,后被四川军阀改为子弹厂,是重庆保存最为完整、顶级规模的老工业建筑群,其厂房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典型厂房非常相似,在重庆近代工业建筑群中具备极其重大价值。然而,就是这样一处极具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却在2005年惨遭拆除,代之而起的是高档楼盘“融侨半岛”,铜元厂从此绝迹于世!

  坐落在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门诊区域内的原“甘肃制造局遗址”是一组王府式古建筑,它原为清光绪年间甘肃举院的南号舍。191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在兰州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先后借外资购买外国设备创办了甘肃制造局,开兰州近代民族工业之先河,成为甘肃近代工业的源头。甘肃制造局这一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及古建筑价值的我国近代工业文化遗产,在文物部门不同意、社会舆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却被悄然拆除!

  建于1954年的洛阳友谊宾馆,曾经是洛阳市唯一的涉外宾馆,先后接待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等国际政要。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它还是洛阳市最重要的涉外宾馆之一。这是一座全对称构图的传统建筑,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雄伟壮观,颇有纪念性。在上个世纪的洛阳人民心中,它无疑是高大而且神圣的。它经历了新中国成立50年发展变化的风雨跌宕,邂逅过所有为这座城市呕心沥血的尊贵客人。在历史的影像中,友谊宾馆伴随着一代洛阳人甜蜜和涌动的回忆。然而,这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岁月的历史建筑,却于2005年拆除。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忽然感觉到了它的珍贵!

  根据天津目前工业遗产调查的最终结果估计,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至今的20年来,已经有不少于30%甚至达到40%的工业遗产消失,比如天津烟厂、自行车厂、棉纺二厂等等。有的城市将“下岗”后的蒸汽火车头以35吨废铁和0.5吨废铜计算,经过竞标,竟以12.83万元成交,要求一个星期拆除干净。

  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绝非少数。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的:这并不是个别城市的个别现象,工业遗产在旧城改造的热潮中、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快速消失的一幕,依然在全国多座工业城市上演,烟消尘散后留下的是伤痕累累的城市记忆。

  更令人痛心的是,时至今日,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仍未被重视,甚至一些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工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我国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旧手艺消失,每天都可能会有一幢老厂房、老机器被拆除。即便是在上海、天津、青岛、洛阳、苏州、武汉等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富集地,经过几次现代化浪潮,工业遗产也所剩无几,弥显珍贵。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文化遗产的认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已经走过了一条既有教训也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的曲折发展之路。其得失成败可以让我们借鉴。

  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兴起于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20世纪60年代初,伦敦尤斯顿火车站存废问题引发了英国全国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活动。70年代,相关理论探讨有明显突破。1973年,英国产业考古学会成立,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保护会议在英国铁桥峡谷召开,标志着国际性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始。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下塔吉尔》,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认定、记录和研究的重要性,并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教育培训、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规范和方法的指导性意见。最近30年来,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英国“铁桥峡谷”、德国鲁尔区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做的成功实践,使其成为各国学习借鉴的经典案例。

  在德国,废弃的焦炭坑被改造成露天游泳池,矸石山巧妙地成为室内滑雪场,堆料场的水泥墙体成为攀岩爱好者的乐园,巨大的储气罐被改造成为时尚的购物中心,排气管道被设计成别致的滑梯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化腐朽为神奇,恰如其分地使那些看上去已经十分老旧的工业废弃物再度焕发青春,创造出别样的文化气质与氛围。

  截至目前,《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182个签约国中,有137个签约国拥有世界遗产项目,其中有23个签约国拥有43项世界工业遗产:英国6项,巴西4项,法国、德国、瑞典和比利时各有3项,印度西北山区的西姆拉窄轨铁路,也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地,如今已经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依然散发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该公约。截至2009年6月,中国共有37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1个是工业文化遗产(也有学者觉得应将之称为产业遗产更为合理)都江堰。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近年来刚刚引起关注的线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江苏省文物局和无锡市政府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开幕。在这次由官方主办的论坛上,工业遗产保护概念被明白准确地提出。政府的介入,使中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

  2006年4月18日,该论坛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将起到作用的《无锡建议》,认为中国的工业遗产包括:西方殖民工业、洋务派和民族资本企业,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工业等。提出了“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将重要的工业遗产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设计;区别对待、合理规划利用工业废弃设施的历史价值”等具体措施。

  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要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同年6月,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钱塘江大桥、南通大生纱厂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榜上有名。 加上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两处工业文化遗产大庆第一口油井和中国第一个航天器研制基地,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的工业文化遗产11处。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国家文物局将工业建筑及附属物归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重要子类予以明确,表明政府已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列入议事日程。

  目前,各省市的工业文化遗产普查已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如上海把新发现工业遗产作为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中之重,经过两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新发现了200多处工业遗产,并分别从历史分期、地域分布、产业类型以及建筑特点等四个方面做分析总结,以照片、测绘图和文字说明等形式,进行了详实的登记。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做保存历史、还原记忆的事,是需要眼光、胆识和勇气的。若无法在第一时间想到和做到,损失将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即便是复原或重建,要原汁原味也基本不可能了。对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我国一些城市认识早,行动快,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无锡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起步较早。2006年4月,无锡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通知》;2007年5月,《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出台,明确了普查重点为民族工业遗存:1.解放前民族工商业企业、名人故居及公益建筑等遗存;2.解放后至20世纪50年代的工商业企业;3.改革开放期间的乡镇企业。普查遗产的建立年代为清末民初至20世纪80年代。

  普查采取“划定范畴,初步界定全面普查依法登记、建档”等步骤,获得工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了《无锡市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于2007年6月9日发布了无锡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处工业文化遗产榜上有名,不仅使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为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工业旅游创造了条件。如紧邻京杭运河的荣氏家族面粉厂,被改造成为博物馆,以大量图片、实物,展示了面粉加工、运输的全过程。西水墩一带,因保留有十多处老厂房、老仓库、老码头,因而被称为无锡“工业遗存的富矿”,成为旅游胜地。如今的无锡,不仅以其山水,也以其众多的近代民族工业文化遗产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游客。

  沈阳市铁西区不仅是新中国“工业区”的代名词,已成为形象而生动的“工业文化”符号。在漫长的中国工业发展史中,“沈阳市铁西区”始终是一块不可忽略并且难以替代的版图。工业,曾铸就铁西区的辉煌。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1978~1991年,铁西的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工一色”,所有制结构“公一色”。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时,铁西区这位计划经济时代的“天之骄子”,从巅峰跌入谷底,企业负债沉重,职工生活困难,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被喻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2002年,铁西区开始实施企业重组的“东搬西建”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逐渐突出。2006年,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始对全区工业建筑遗存情况做全面普查,出台了《铁西新区关于工业文物保护管理意见》等一系列办法、措施和地方性的法规,正式确立实施打造工业文化旅游线日,沈阳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蒸汽机车博物馆同时免费对外开放,标志着沈阳铁西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戏正式亮相。

  沈阳铸造博物馆是依托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建设的。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年最大产量38500吨,生产铸件上万种,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2007年4月17日,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铁西区政府决定将该厂大型的一车间保留下来,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物的铸造博物馆。

  铁西区还复原了中国最大的工人聚集区50年前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铁西区“工人村”曾经是闻名全国的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9月,是共和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聚集区。2007年,铁西区保留了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7栋苏式三层起脊闷顶红砖楼,建成半合围的“工人村生活馆”,包括一个院落、工人村宿舍旧址、铁西人物馆、劳模活动中心和美术馆等。复原的13户家庭代表了当时工厂的劳模、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不一样,当年的生活用品真实地再现了旧日的生活场景,简陋的桌椅、床铺、台灯、收音机、衣服鞋帽、挎包甚至粮票、布票

  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在接受《暸望》新闻周刊记者正常采访时曾这样说:“工业遗产是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符号,失去了它,就等于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我们不但不能遗弃它,反而要加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铁西区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正是因为区委区政府对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能站在这样的高度,有这样的认识。

  2009年7月10日,河北工业遗产专项调查真正开始。省文物局与石家庄经济学院工业遗产调查课题组合作,已先后完成张家口、保定、秦皇岛三市的普查,共发现各类工业遗存27处。

  如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里程碑。此次调查,张家口段沿线处遗存。位于平山县的沕沕水发电厂,被誉为红色发电厂。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朱德总司令六上沕沕水,亲自勘察水源,用从井陉矿缴获来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发电机,在山上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发电厂。

  2009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纪念馆暨河北钱币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宣告成立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终于恢复了原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初的光辉形象。

  经过普查,人们发现,原来,“没有历史的石家庄”也同样有着大批可歌可颂可看可讲的工业文化遗产和与之相连的历史故事和传奇。

  洛阳建设路沿线,排列着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是洛阳最重要的工业遗产区。“一五”时期建设的洛阳工业区,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完美,被誉为“洛阳模式”,公认是当时中国工业区最好的规划,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名气。

  在洛阳城市改造,工业文化遗产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2008年4月15日,大河网大河论坛,网友“铁军005” 发帖《洛阳网民保护洛阳工业区文化遗产宣言》,呼吁洛阳市民投身保护洛阳工业文化遗产的行动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宣言》唤起了洛阳市民的激情,网友们自发成立了“洛阳网民保护洛阳工业区文化遗产小组”。在洛阳市民的呼吁和推动下,2009年5月11日,洛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公布了《洛阳市工业遗产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终于使洛阳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列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工业社会时间不长,距今只有3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工业时代开始的时间更晚,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只是近五六年的事情,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10个方面。

  1.由于起步晚,相关研究与保护比较滞后,在国家层面上,尚处于“家底不清,现状不明”阶段,急需实施前期调研,分级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编制相关规划。

  摸清家底可分几步走,分几个层次进行,采取从地方到中央,即从基层、从局部着手的做法,以县为最基层单位,层层建立工业文化遗产档案库。

  第一步,通过种种渠道收集信息,列出一批在中国近现代各个时期有重要影响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工业遗产清单,为实地调查作好准备。

  第二步,一是实地普查,记录基础信息。基础信息最重要的包含三个部分:基础信息、图像信息、环境总图。基础信息:最重要的包含建筑名称、地址、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建造年代、资产规模、主要设备、工艺和产品等。图像信息:主要指拍摄的照片,从整体布局到外观、室内等,呈现出该建筑的特点。环境总图:直观地表达调研建筑与周边建筑的肌理关系,与道路的关系,与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关系。二是开展重要、典型工业遗迹、遗构、遗物的调查,特别是对活态遗产案例的调研。

  第三步,根据调研和有关的资料,分析讨论确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工业遗产的具体名录,进行分级分类统计,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为编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开展评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在国家层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战略和宏观部署;在地方层面,在城市改造、扩建过程中,一方面无法可依,另一方面缺乏整体保护方案和措施。

  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应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各地需根据本地实际,尽快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必要时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对工业遗产的拆改毁加以限制,防止重要遗产在尚没有认定前被拆迁或损毁。具备极其重大价值和意义的工业遗产一经认定, 应当及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使其切实得到保护。对于暂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性工业遗产, 在严格保护好外观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 审慎适度地对其用途进行适应性改变。

  在面临结构性改造的工业区,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改造对工业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将保护与利用列入整体改造规划,与区域改造有机结合。对于规模较小、无法再开发利用、必须拆除或搬迁的工业遗产,以建博物馆的形式,收集保留有关文物,集中保护并展出,也可使公众及子孙后代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

  3.工业遗产分属不一样的行业和不一样的层次的部门管理,由于体制所限,难以归入文化或文物部门统一管理,管理体制各自为政,保护标准各行其是,管理模式五花八门,不利于遗产的长期、有效保护。

  工业遗产一经评估、认定为文化遗产,应移交相应级别的文物部门,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统一保护和管理。尤其对于具有较高历史背景和文化科技价值,但商业开发使用价值比较低的工业文化遗产,应尽快移交文物部门,由政府给予保护资金补贴。

  4.史学家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缺席,导致一些工业遗产在复原、展示上不能正确反映历史风貌和完整的生产的全部过程,甚至存在严重的错误。因此,特别需要在工业文化遗产调查、复原、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请专家参与,听取专家意见。

  要像重视古代文化遗产那样重视近现代的工业文化遗产, 深入开展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保护的方法、理论方法、利用手段等多方面研究, 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比较完善的保护的方法,建立科学、系统的界定确认机制和专家咨询体系,指导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良性发展。

  5.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专业的评估队伍与人才,哪些该留哪些可拆,没有依据,有些工业遗产虽被保留下来,但在改造过程中,整体环境已遭破坏,使遗产价值大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工业化过程各有特色,使得工业遗产本身就具有等级性和地区性。各地区应组织专家确定本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评估标准,以反映本地区工业化过程和对全国总体工业化进程的贡献。一定要尽快建立评估标准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业遗产分级管理制度,对不一样的等级的工业遗产区别对待,通过分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我国有学者提出工业遗产评估的6条标准,可当作评估参考。这6条标准为:(1)古代和近代体现我国技术创造力的杰作或代表作;(2)在中国工业近代化过程中有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工业公司代表;(3)对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与技术引进项目;(4)对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城市化和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工业成果;(5)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如早期具有先驱意义的个案,起过独特作用而具备突出价值的案例,存留下来的稀有案例等;(6)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过重要贡献和影响的工业企业。

  6.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视野不宽,思路陈旧,开发创意不能很好地体现遗产本身的特性,不能巧妙地与周围环境统一融合,甚至破坏了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和周围环境,“保护性破坏”问题严重。

  保护性再利用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和工业建筑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遗产的原有格局、结构和材料特色,维护原始的人文活动,不仅保护躯壳,更重要的是历史氛围。

  要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统一规划,重视工业遗址区的生态和环境恢复再造,大量种植树木和各种植物,使自然环境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可设立工业遗址公园,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 进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要对工业遗址公园及其环境进行统一设计, 努力创造和设计出既记录和体现过去工业成就,也反映现在和未来的空间形态, 在传统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使工业遗址公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还要经济实用,能够吸引大众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健身、消费,而不只是一个为保护而保护的“摆设”。

  7.缺乏工业遗产应急保护的措施与预案,自然灾害对工业遗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很多工业遗产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有些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一些遗产的厂房、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隐患多,潜在的危机随时有可能发生。

  除根据有关法规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预防外,应该要依据工业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本地区自然状况和灾害发生的历史与概率等真实的情况,尽早做好针对性的预防规划和预案,进行分类防范。在不改变工业遗产原状的前提下,做好应急防范设计,充分的利用新技术,逐渐完备,动态更新。

  8.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大部分公众甚至领导干部不把工业遗存看做是遗产,很少有相关的社会组织,更少有民间投资,这与宣传不够有关。

  媒体必须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中国工业遗产的丰富内涵、介绍相关知识,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保护工业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对工业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对工业遗址的保护意识。

  9.在工业遗产的选留与保护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使用价值,对暂时无法确立其利用方式从而没办法实现经济价值的遗产放弃保护与维护。保护与利用本末倒置,盲目开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要充分认识为狭隘的眼前利益而损毁具有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是对民族、国家乃至后世的不负责任,是一种犯罪。正确认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是主要的、核心的方面,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工业遗产的选留与保护应遵循一个原则:对工业遗产价值一时评价不清的、利用方式没有论证确定的,利用方案没考虑成熟的,应以暂时不动、不毁为宜。

  10.缺乏保护和开发利用资金,成为制约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瓶颈,资产金额的投入主体单一,渠道不畅,政策不到位。

  各级政府都应拿出一定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建立工业遗产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入多元化利益主体,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开发并举。发展民间保护组织和基金会,作为有能力集中反映公众意愿与利益的代表,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完成使命的工业设施退出历史舞台,加快了工业遗产的产生速度,工业遗产的保护任务越来越重,刻不容缓,不能错过最佳时期。

  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各地各级政府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可能的避免和少走弯路。同时,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必须以政策为引导,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推进,使工业文化遗产成为装点各个城市特色的美丽项链。